春節假期過后,全國多地復工復產步伐加速,用工需求迅速攀升。為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,各勞務輸出大省以“春風行動”為抓手,結合本地產業特色和勞動力資源,打出穩崗促就業組合拳。這些地區如何打通供需對接“最后一公里”?在破解企業用工難題、優化就業服務方面有哪些創新實踐和舉措?
吉林:“創業+技能”雙輪驅動
近日,2025年吉林省“春風行動”啟動儀式暨現場招聘會在遼源市舉行?;顒蝇F場設置求職招聘、技能培訓等六大專區,提供就業崗位1.1萬余個。現場還開通了返崗復工直通車,200余名農民工乘車入企返崗。
據悉,活動當天,吉林省各地“春風行動”共組織2100家企業,提供27000個崗位,達成就業意向3330余人。
遼源市北方襪業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姜浩介紹,集團下屬5家單位拿出87個崗位,涉及電商運營、軟件產品經理等多個工種。
今年以來,吉林省人社部門搶抓春節后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節點,以“春風行動”為契機,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力度。同時開展“就在家鄉、創在家鄉、留在家鄉”活動,組織返鄉創業項目對接入駐,提供創業孵化服務,并大力推進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基地建設。據介紹,吉林今年計劃創建省級返鄉創業基地20個以上。
另外,吉林省人社系統利用新媒體平臺和“96885吉人在線”服務平臺,更加精準推送就業崗位。其中,面向普通農民工,歸集推送建筑、維修、家政、餐飲、物流、文旅體育、養老托育等傳統就業崗位;面向有一定技能人員和鄉村振興人才,歸集推送新技術、新領域及先進制造業崗位。今年以來,“96885吉人在線”服務平臺累計上線4.4萬家用人單位,發布就業崗位9.84萬個,招聘需求47.4萬人。
針對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,吉林省啟動“技能照亮前程”培訓計劃,聚焦農民工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、登記失業人員、就業困難群體,圍繞康養托育、先進制造、現代服務、新職業等行業領域分類實施精準培訓,確保應培盡培。比如,四平市寧聚力勞動服務有限公司打造“專車輸送+技能培訓+權益保障”勞務模式,通過企業用工數據庫與勞動力技能臺賬精準匹配。
吉林省人社廳就業服務局農村就業指導處處長馬全洪表示,吉林省人社部門將深入實施“兩找一服務”工程,持續開展“萬名人社干部進萬企”活動,積極為用人單位和農民工搭建勞務對接橋梁。
江西:就業之家服務萬家
近日,來自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水巖鄉橫嶺村的農民工廖奕,在入住就業之家零工宿舍的第三天,便成功在贛州市維多莉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心儀工作。
上猶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彭行文介紹,自2024年12月以來,已有350余人受益于這項零工宿舍服務。
今年以來,江西省充分利用就業之家的布局優勢,圍繞“政策+服務”全覆蓋等目標,積極為勞動者和經營主體提供多元化服務。
江西省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郭錦亮介紹,江西計劃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超過1400場,通過宣傳推廣、走訪慰問、多元招聘、返鄉創業、直播帶崗5項專項行動,營造“春風行動就在身邊,就業之家服務萬家”的氛圍,穩定和擴大就業市場。
吉安市與大灣區城市深化就業服務合作,簽訂多項區域合作協議,并在東莞設立“吉安就業之家”,為吉安籍務工人員提供優質服務,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。
萍鄉市開通“春風行動”直通車服務,組織務工返鄉人員深入企業參與沉浸式招聘,有效解決了求職者“出行難”和企業“用工難”的問題。
豐城市創新推出“就業地圖”便民舉措,通過前期人力資源信息采集工作,建立了實用人才信息庫,實現求職者技能特點與崗位信息的智能匹配,提高了就業服務的精準度和效率。
此外,江西省還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和各類就業群體需要,歸集了一批傳統就業崗位,拓展了一批專業技能崗位,挖掘了一批服務類需求崗位,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人力支撐,為求職者提供更多就業機會。
在線下招聘方面,江西省分類推出聯合招聘、大型招聘、專場招聘、駐點招聘等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,并因地制宜開展流動招聘、商圈招聘、夜市招聘、集市招聘等小型特色招聘活動,實現線上線下服務協同聯動,為求職者提供更多元的就業選擇。
南昌縣(小藍經開區)就業之家為解決企業技術工種招聘難和求職者技能提升需求,與江鈴集團旗下江西江鈴專用車輛廠有限公司、江西技創人才服務有限公司達成合作,探索“技能培訓+考證+上崗”的“產學工”一體化就業新模式。
南昌縣人社局副局長羅花如介紹,合作項目由江西技創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聘請高級技師指導,學員經考試合格后會為其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,并推薦至江鈴集團子公司就業,月薪可達5000元至8000元,為求職者提供了技能提升和就業雙重保障。
山西:打造知名勞務品牌
初春時節,山西省大同市“親人回家”活動現場熱鬧非凡,不少人聚集在此,咨詢“云岡親人”項目就業情況。
“云岡親人”作為大同市云岡區精心打造的母嬰、康養護理勞務品牌,已助力2600余名學員通過技能培訓成功就業。項目負責人張月元表示,他們的目標是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質,教給大家一技之長。
在大同市天鎮縣,勞務品牌同樣綻放光彩。來自天鎮縣的育兒嫂張清香通過“天鎮保姆”專業培訓后,月薪達1.3萬元,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。
天鎮縣保姆培訓基地負責人李春介紹,自2011年以來,超萬名婦女通過該品牌在北京、太原等地從事家政服務,實現了就業增收。
此外,天鎮縣“北方好焊”勞務品牌也打響了名聲,近年來累計培訓500余名焊工,就業率達93.33%,平均月薪近萬元。
近年來,山西依托職業院校、技工學校和各類培訓機構,打造了一批知名勞務品牌,比如,呂梁市的“呂梁山護工”、臨汾市的“堯鄉廚師”等,成為勞務輸出的“金字招牌”。為促進就業,山西出臺多項政策文件,明確目標任務和支持措施,各地細化政策落實,為勞務輸出提供制度保障。
為方便勞動者獲取就業信息,山西積極搭建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平臺。線上平臺實時發布用工信息,提供政策咨詢、崗位匹配等服務;線下定期舉辦招聘會、勞務對接會等活動,搭建勞動者和用工企業的交流橋梁。同時,山西省設立駐外勞務服務機構,為在外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服務,確保他們“出得去、穩得住、能致富”。
![]() |
版權所有:山西鑫富源人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備案號:晉ICP備12003981號-2 |
![]()
掃碼關注我們
|